就业是13亿多人口最大的民生,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。
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,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。
5年来,人社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始终将做好就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,摆在首要位置,不畏艰难、不惧辛苦,用生动的实践和探索,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,为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,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。
日前,记者就五年就业工作成就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。
惠民生 促发展——五年就业成就举世瞩目
记者:5年来,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、压力与动力互生的新常态,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
张义珍: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、各部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坚持“劳动者自主就业、市场调节就业、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”的方针,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就业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就业规模持续扩大。2012-2016年,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,累计达到6524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.1%以下的较低水平。就业结构不断优化。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,已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;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2012年的48.4%上升到2016年的53.4%,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;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明显,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。
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。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保持总体平稳,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增加,就业援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,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,化解钢铁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整体平稳有序。
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。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,劳动权益保障加强,企业用工行为日益规范,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。职业培训力度不断加大,2012年以来,累计有1亿人次接受政府补贴职业培训。
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结构调整任务加重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以及就业总量压力不减、结构性矛盾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就业持续稳健增长,成为经济社会不断向前的“稳定器”,提振了信心,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顺时势 汇众力——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
记者:五年的实践中,一项项保就业、促创业的精细措施逐步落地,就业成绩显著,您认为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?
张义珍:近年来,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发展,就业成就卓然,这首先得益于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就业是永恒的课题,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,任何时候都要抓好。李克强总理多次就作好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。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真挚的民生情怀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坚持把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,为新时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,推动形成凝心聚力、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,为就业大局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坚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把稳增长、保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,建立健全经济发展、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,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,经济总量持续扩大,经济结构更加优化,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。
其次,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,成为就业新的撬动点。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扶持力度不断加大,“双创”成为时代热潮,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,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创业创新的热情中充分发挥,新业态、新模式蓬勃发展,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,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。
第三,日趋完善的就业政策成为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武器和有力抓手。5年来,针对形势变化,人社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,不断推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,并探索就业政策制度适时调整以适应新兴业态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机制,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,为全面做好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顺应时势、惠及民生,这是多年来就业政策体系沿革发展的突出特征。2002年就业政策只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,2008年起转向统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、农民工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,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形成了“五缓四降三补贴”等应对周期性失业的有效举措,2015年又明确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,形成一整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2017年,新一轮全面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集成创新,特别是围绕拓展就业新空间,提出了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举措,成为助力就业创业的有力支撑。
5年的实践中,人社部门既注重化解就业总量压力,又注重缓解结构性矛盾;既努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,又努力提升就业质量和关注就业公平,成效显著。
兜底线 安民心——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
记者: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,奠定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,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,需要突出稳定和扩大就业这个重点。5年来,人社部门是如何全力促进就业、兜牢民生底线的?
张义珍: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。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,也是守住底线的关键。
5年来,人社部门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坚持突出重点,统筹兼顾,着力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“经纬线”,稳妥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,建立健全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,统筹做好其他各类群体就业工作,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5年来,人社部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,须臾不放松。以就业促进、创业引领、基层成长为着力点,不断完善扶持政策,分类施策,精准服务,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,把最大的数量压力转变为最好的人才机遇。
5年来,人社部门坚持建立健全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,不断完善“培训、就业、维权”三位一体工作机制,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。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役中,人社部门积极作为,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,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帮助群众实现长远脱贫的重要措施。
面对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安置职工的严峻挑战,人社部门不断完善和拓展内部转岗、内部退养、转岗就业创业、公益性岗位兜底等多元化安置渠道,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。
同时,对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就业援助,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,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。在此过程中,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,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,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,日常服务和集中援助相得益彰,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蓬勃发展,市场化服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。
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库初步形成,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重点对象实行了实名制服务。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培训计划,开展针对贫困家庭子女等人员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。
5年来,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为2.3亿人次劳动者办理登记求职,为1800万户次用人单位提供登记招聘服务,为近1亿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,为1700多万人次提供了创业服务。
展未来 谋新篇——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
记者: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,就业任务依然艰巨。未来,如何谋划促进就业的新篇章?
张义珍:新形势下,做好就业工作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党中央、国务院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,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这是根本的政治保障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,改革创新红利的持续释放,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与此同时,就业总量压力不减,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,青年就业任务十分艰巨,做好就业工作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增强,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日益壮大,对提高就业服务和管理的便捷度、完善劳动用工和社保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新形势下,人社部门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就业工作,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,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着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,增强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,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,努力实现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的就业,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扩面提质互促共进,推动劳动者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(王宝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