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升体育官网_明升体育备用网址@

图片

高级技师王钦峰:把创新刻在骨子里
发布日期:2015-04-2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打印本页

  

 

      又见王钦峰,他依然身着蓝色工装服,在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忙碌。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,是这家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,被众多硕士、博士尊称为“王工程师”,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。

  作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,他保持本色,坚持劳动,热爱劳动;作为一名技术工人,他始终把创新放在心上,不断推动技术更新换代,让企业在同业中遥遥领先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创新型劳动者的人生。

 

  深信知识改变命运

 

  王钦峰生长在山东高密农村,1992年初中毕业后,16岁的他到原呼家庄镇配件厂(豪迈公司前身)打工。和其他学徒工一样,他当初也是把这当作一份糊口的工作。

  “看到师傅们把一张张犹如天书的图纸变成一个个漂亮的零部件,自己却半天都搞不明白。”这让王钦峰深感自己的文化底子薄,“又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一个个考上大学,低人一等的感觉尤其强烈。”

  王钦峰暗下决心:首先要看懂图纸,再慢慢超越那些大学生同学。他利用业余时间,像蚂蚁啃骨头那样,学习高中文化课程,又钻研《机械制图》《车工工艺学》等100多本专业书籍,还拿出一个多月的工资买来录音机,遇到专家讲课和师傅现场指导时,就录下来,再对照着书本一遍遍消化。“有一段时间同事都说我是机床师傅‘甩不掉的小尾巴’。”王钦峰笑着说。

  为了强化习得的知识,他还买了一大本机械习题集,下班一到家就钻进自己的房间。一年后,厚厚的一本习题集做完了。“一个初中生竟然完成了一本大学机械专业习题集。”公司董事长张恭运说,这样的员工应该信任,更应该鼓励。

  机会来了。1997年,公司跟青岛客户签了一份生产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合同,而客户只给了一份机床平面示意图,而当时公司没有机械设计人才。张恭运想到了王钦峰。经过七天七夜的“连续作战”,王钦峰终于完成200张设计图纸的初稿,这相当于一个熟练工程师一个月的工作量。

  知识的积累为他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,“我一直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。”王钦峰说。

 

  用创新武装自己

 

  完成机床图纸设计后,王钦峰全身心投入到机床的制造和测试中,1997年12月,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终于研发成功。

  但上市之初,机床三天两头“烧结”,客户不断打电话要求维修,最后忍无可忍要求退货。“那时,压力非常大。”不过,公司领导层宽容他的失败,又鼓励他创新,给了他勇气。

  王钦峰又开始不停地跑书店、查阅资料,蹲在车间搞研究、试验参数。为排除故障,他经常在客户车间里工作到夜里两三点,打消了客户退货的想法。1999年,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摸索,电火花机床的所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,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。

  现在,王钦峰依然保存着当时公司奖励他的一台电脑,“这是我创新曲折路的历史见证,我要用创新不断武装自己。”

  作为电火花小组组长,他依然站在公司创新的一线,“我算是领教了‘王工’对创新的执着。”小组成员魏晓说,早上经常能看到车间里一个个试验过的零部件,这是头一天下班大家走了之后“王工”做的。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新型节能电源已经在公司的机床上推广使用,每台可节电50%,每年为公司节约电费1200多万元。

 

  做好传帮带

 

  从初中毕业进工厂当学徒至今,20多年来,王钦峰干过17个技术岗位,现在已是公司的核心科研人员,多次获得公司给予的认股权,如今他已成为公司927位股东中的十大股东之一。

  “在豪迈,大家都在讲创新。”王钦峰觉得公司的创新氛围很好,“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学历不高的‘草根’创新群体,我要和他们一起,做好技术的传帮带。”

  王钦峰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,在公司开设科技讲堂,成立科技攻关小组,为广大技术人员“传经送宝”。在他的带动下,公司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迅速。模具加工二车间青工郭涛,改进了精车活字块时的对刀方式,大大缩短了对刀时间,提高了工作效率;模具加工一车间青工金延辉,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平行胀紧划线工装,可用于各种上盖的气槽划线,提高划线效率数倍……

  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从“小王”到“王师傅”,再变成“王工程师”。在豪迈公司这20多年来,他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,还将一直走下去。(潘俊强)